抖音百科
發布時間:2022.04.09
發布者:抖音運營
1. 初次啟動默認靜音
原因:避免在不合適的場景,比如上課期間、會議期間及公眾場合放出聲音后造成用戶尷尬。
當用戶啟動后,環境適合外放,只需點擊頁面取消靜音即可。
2. 增加“重置偏好”功能
原因:如今,“信息繭房”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,它正在成為算法推薦有弊端的有利說辭,盡管算法不斷在完善,但還是難以打消部分用戶的疑慮,擔心推薦算法會讓自己的視野更狹小。
根據KANO模型,這算是一個興奮性需求,對待即將發生的有控制感,終會有安全感。
3. 改變隨拍文字提示的內容為:“輸入文字”
原因:當前隨拍文字輸入界面提示文字為“說點什么”,用戶第一反應可能會以為是語音輸入,增加用戶的認知成本。
4. 用戶“喜歡“作品頁的設置:三天可見、一周可見、不允許可見
原因:隨著用戶的熟人好友逐漸增多,用戶會慢慢的開始注意自己的隱私,甚至有的人不允許別人看自己的喜歡頁面,設置這樣的權限可以提高用戶的滿意度。
5. 將視頻文字簡介放到評論頁內的頂層顯示
原因:抖音單頁面大屏沉浸式交互的設置,造成先入用戶眼簾的是短視頻的內容,觀看者不太注意作者的文字簡介;抖音用戶基于視頻內容的評論互動較活躍。
將短視頻介紹頁放在評論頁,一是可以避免文字內容對首頁的遮擋,二是讓首頁騰出空間更好的進行商業化嘗試。
6. 推出精選“視頻合集”
原因:劇情式發展的短視頻,平臺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部,需要進入作者主頁尋找相關的上下集,視頻合集可以方便短視頻的集中展示。
視頻合集還有一個好處,方便用戶對知識類的短視頻系統化的學習,平臺可以進一步推出抖音課堂,豐富平臺的生態內容。
7. 調整評論頁透明度or降低評論頁高度,視頻自動上移
原因:這兩種解決方式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,即用戶在刷評論頁的時候,評論頁遮住了短視頻播放頁。
第一種:調整透明度用戶能夠看到短視頻的播放過程,不會造成用戶認知迷失;
第二種:適當降低評論頁高度,視頻自動上移,形成視頻和評論在同一界面,滿足用戶一邊看評論一邊看短視頻的要求。
8. 用戶發布作品的后,在頁面設置可編輯的文字標題
原因:雖然抖音的大屏沉浸式瀏覽對作品標題要求不高,但是當用戶點擊了喜歡后,在“喜歡”頁面的呈現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,用戶對待成百上千的作品用戶無法知曉里面的內容。
另一點,設置可編輯的文字標簽,可以控制標題的展現形式,不至于形式泛濫。
9. 喜歡頁設置分類篩選(興趣分類、主題分類)
原因:通過查看不少用戶的主頁,發現很多人少則幾百、多則幾千的點贊。這么多的視頻用戶,難以分類,對用戶造成很大的壓力。
10. 在設置中添加“是否自動播放下一個”功能權限
原因:考慮到用戶會在不同場景下觀看抖音,比如刷牙時、吃飯時或兩個人好朋友一起觀看,用戶手去滑動視頻就會很不方便。
11. 將動態數與獲贊數、粉絲頁、關注數設置一行
原因:首先當進入他人作品頁時,映入眼簾的是作品頁,目前作品頁沒有標題,不直觀,展示形式單一。因為沒有數據,我不清楚他人“作品頁”與“動態頁面”對觀看者來說哪一個吸引力更大。
補充(有待數據驗證):假如將作品頁與獲贊數粉絲數和關注數設置一行。用戶進入他人主頁后,首先看到的是動態頁,會不會效果更好?因為這與關注頁面的呈現保持一致。
12. 增加“近期瀏覽”功能選項
原因:生活中不少用戶習慣用左手,用左手的用戶因為首頁按鈕在他的手指熱區內,很容易誤觸首頁刷新功能。用戶也可能因為其他原因,比如不知道再次點擊首頁會刷先視頻,造成視頻丟失,造成心理的失落。
13. 播放頁用戶頭像和關注分開一點
原因:用戶頭像和關注距離太近了,用戶進入他人主頁會誤點關注,增加操作成本。
14. 作品頁和喜歡頁加上日期時間的顯示
原因:這不是優先級很高的功能,但對于新聞時事、社會熱點類別的內容,此功能有很大的必要。
15. 將首頁的“城市名”換成“同城或附近”
原因:不少人可能會注意,未登入抖音時,抖音的頁面顯示的是同城,登入以后變成了城市名。 個人感覺城市名包含的地理空間太大,有距離感,用戶探索欲望不強, 設置同城或附近可以減小距離感。
16. 在播放頁添加到“今日頭條”搜完整版視頻按鈕
原因:不少用戶在看完短視頻片段后,有強烈的需求觀看完整版視頻,用此功能可以將頭條、皮皮蝦、西瓜打通。
聯系多榮多
咨詢熱線
24小時服務熱線
郵箱
地址
免費咨詢熱線:
24小時熱線:186 6189 2166/劉經理
郵箱: admin@net532.net
地址:青島市李滄區中海國際廣場2406室